当前位置:新闻中心
全面小康的环保底线思维该如何树立?
2016-12-06
导语
近期《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》《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》《“十三五”生态环境保护规划》等文件相继被审议通过,这彰显出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。在此背景下,环境保护微信公众平台(id:hjbhzz)推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系列评论员文章,供交流参考之用。本期推出评论员文章《全面小康的环保底线思维该如何树立?》,以飨读者。
把最坏的情况想充分并做好应对准备,就更有把握争取最好的结果,这是底线思维的辩证思考。当前,资源约束趋紧,环境污染严重,生态系统退化,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临界点,生态环境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瓶颈制约。因此,“十三五”环保规划要坚决守住环境质量底线,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更差,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,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。
守住底线,就是环境质量要“有底”,要确保环境质量不降级;守住底线,就是生态环境功能要“托底”,要保障环境功能不退化;守住底线,就是环境基本公共服务要“兜底”,要保证维持基本安全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不弱化。在“十三五”环保规划中,要按照底线公平的要求确定底线指标。这个底线就是要明确政府责任与市场作用的界线,明确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中基础部分与非基础部分的界线、政策的重点和次序、无差别的公平与有差别的公平的界线。底线指标就是要明晰占比、责任、分配、调节问题,要具有可及性、可得性、可负担性、无歧视、普惠性,同时兼顾城乡、区域差别的统筹平衡。“十三五”环保规划的底线指标,从水、气和土三个方面必须考虑城乡安全饮用水达标率、空气质量达标率、农业生产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等基本性、基础性、基石性指标。
让人民群众的环境质量有底,就要突出重点;让人民群众身边的紧迫环境问题得到解决,要完善制度;让生态文明的制度红利惠及更多民众,就要引导预期,引导群众树立通过共同努力改善环境质量的理念,使改善环境质量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,也成为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。
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果,要让人民群众看得见、摸得着、能受益。在目前我国资源、财力有限的情况下,未来环境保护领域的政策不可能面面俱到,而是把有限的资源用来解决群众反应强烈的、最关乎百姓福祉的突出环境问题。这个方面的指标主要指向大范围长时期的重污染天气、长期困扰人民生活的城镇黑臭水体、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饮用水超标、土壤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和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管控等。
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很大的“制度红利”。理论上讲,我们靠“砸钱”也能搞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,但如果不能同步实现人的素质提高和制度的进步,即使生态环境质量有所好转,也不等于生态文明水平就提高了。我国目前的生态文明水平还不高,主要原因是缺乏基本的生态文明制度来调节人们的意识和行为。实践证明,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,在不花费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,也能取得很大成效,这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“制度红利”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,除了坚持实施已有的有效制度外,还需要针对现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,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,包括建立新制度和完善已有制度。这方面的指标初步考虑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:建立和完善有关环境保护的科学决策制度;建立和完善法治管理制度;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道德文化制度,构造全社会的“自律体系”等。
预期是由现状和看到的国外好的、之前印象中的情景的落差之间决定的。让人最痛苦的不是死亡,而是焦虑。改革开放30多年来,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,人民生活改善在持续,环境保护力度在逐步提升,可不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。这一方面说明有些工作确实还没有做好没有做到位,引导预期方面存在不足;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,舆论氛围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众对周边环境的警惕性和敏感性,也放大了公众对环境的焦虑和不安。比如雾霾问题,一些媒体喜欢渲染,造成了很多误读。因此,舆论的客观、理性是持续改善环境的重要条件。为此,要分清轻重缓急,那些能尽快解决的,就紧锣密鼓地去做;需逐步解决的,要提出目标、路径、时间表,让百姓心中有数;要用最有效的方式与公众沟通,消除信息盲区,为公众解疑释惑。这方面的指标主要考虑是网络信息化水平、环境宣传、环保科普和公众参与等。
近期《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》《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》《“十三五”生态环境保护规划》等文件相继被审议通过,这彰显出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。在此背景下,环境保护微信公众平台(id:hjbhzz)推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系列评论员文章,供交流参考之用。本期推出评论员文章《全面小康的环保底线思维该如何树立?》,以飨读者。
把最坏的情况想充分并做好应对准备,就更有把握争取最好的结果,这是底线思维的辩证思考。当前,资源约束趋紧,环境污染严重,生态系统退化,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临界点,生态环境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瓶颈制约。因此,“十三五”环保规划要坚决守住环境质量底线,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更差,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,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。
小康全面不全面,生态环境质量是关
守住底线,就是环境质量要“有底”,要确保环境质量不降级;守住底线,就是生态环境功能要“托底”,要保障环境功能不退化;守住底线,就是环境基本公共服务要“兜底”,要保证维持基本安全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不弱化。在“十三五”环保规划中,要按照底线公平的要求确定底线指标。这个底线就是要明确政府责任与市场作用的界线,明确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中基础部分与非基础部分的界线、政策的重点和次序、无差别的公平与有差别的公平的界线。底线指标就是要明晰占比、责任、分配、调节问题,要具有可及性、可得性、可负担性、无歧视、普惠性,同时兼顾城乡、区域差别的统筹平衡。“十三五”环保规划的底线指标,从水、气和土三个方面必须考虑城乡安全饮用水达标率、空气质量达标率、农业生产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等基本性、基础性、基石性指标。
让人民群众的环境质量有底,就要突出重点;让人民群众身边的紧迫环境问题得到解决,要完善制度;让生态文明的制度红利惠及更多民众,就要引导预期,引导群众树立通过共同努力改善环境质量的理念,使改善环境质量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,也成为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。
突出重点
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果,要让人民群众看得见、摸得着、能受益。在目前我国资源、财力有限的情况下,未来环境保护领域的政策不可能面面俱到,而是把有限的资源用来解决群众反应强烈的、最关乎百姓福祉的突出环境问题。这个方面的指标主要指向大范围长时期的重污染天气、长期困扰人民生活的城镇黑臭水体、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饮用水超标、土壤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和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管控等。
完善制度
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很大的“制度红利”。理论上讲,我们靠“砸钱”也能搞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,但如果不能同步实现人的素质提高和制度的进步,即使生态环境质量有所好转,也不等于生态文明水平就提高了。我国目前的生态文明水平还不高,主要原因是缺乏基本的生态文明制度来调节人们的意识和行为。实践证明,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,在不花费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,也能取得很大成效,这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“制度红利”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,除了坚持实施已有的有效制度外,还需要针对现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,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,包括建立新制度和完善已有制度。这方面的指标初步考虑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:建立和完善有关环境保护的科学决策制度;建立和完善法治管理制度;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道德文化制度,构造全社会的“自律体系”等。
引导预期
预期是由现状和看到的国外好的、之前印象中的情景的落差之间决定的。让人最痛苦的不是死亡,而是焦虑。改革开放30多年来,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,人民生活改善在持续,环境保护力度在逐步提升,可不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。这一方面说明有些工作确实还没有做好没有做到位,引导预期方面存在不足;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,舆论氛围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众对周边环境的警惕性和敏感性,也放大了公众对环境的焦虑和不安。比如雾霾问题,一些媒体喜欢渲染,造成了很多误读。因此,舆论的客观、理性是持续改善环境的重要条件。为此,要分清轻重缓急,那些能尽快解决的,就紧锣密鼓地去做;需逐步解决的,要提出目标、路径、时间表,让百姓心中有数;要用最有效的方式与公众沟通,消除信息盲区,为公众解疑释惑。这方面的指标主要考虑是网络信息化水平、环境宣传、环保科普和公众参与等。